個人簡介
苗雪紅,女,教授,甘肅環(huán)縣人,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,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,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后,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。曾擔任幼兒園園長、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等職,郵箱:mxhong@ntu.edu.cn
研究方向
方向1:兒童哲學、多學科童年研究、學前教育基礎理論研究
方向2:幼兒園課程、幼兒教師教育研究
科研成果
A.專著與論集
1.苗雪紅著.兒童精神成長論[M].上海:上海三聯(lián)書店,2016.
2.苗雪紅著.童年社會建構論[M].濟南:山東教育出版社,2018.該書被納入國內(nèi)第一套“兒童學研究叢書”出版,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,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2019年度“特別優(yōu)秀項目”;獲江蘇省教育科學優(yōu)秀成果一等獎。
B.學術論文(主要選取CSSCI來源期刊、核心期刊、被全文轉(zhuǎn)載或曾進行會議交流的論文)
1.蘇霍姆林斯基的“快樂學?!保簝和押媒逃牡浞?,《新兒童研究》第四輯,2023.該文在2022國內(nèi)首屆“兒童友好與教育”全國學術研討會議進行交流.
2.自治的童年:中國1970年代人鄉(xiāng)村童年經(jīng)驗的個體敘事,《新兒童研究》第二輯,2021.該文在2020“童年與文明”國際會議進行交流.
3.兒童觀念的建構:阿利埃斯兒童史研究反思及其啟示[J],學前教育研究,2020(8)(CSSCI).該文在2020全國兒童學研究暑期研討會進行交流.
4.兒童哲學教育何以可能[J].上海教育科研2018(1)(核心),人大復印報刊資料《幼兒教育導讀》2019(4).
5.童年的本質(zhì):基于兩種研究范式的思考[J].安徽師范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,2016(3)(CSSCI擴展版).人大復印報刊資料《幼兒教育導讀》2016(8).
6.兒童的純真:批判及其解讀[J].西北師范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16(3)(CSSCI).
7.西方新童年社會學研究綜述[J].貴州師范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15(4).該文被上海社會科學院《國外社會科學前沿》2015年第19輯全文轉(zhuǎn)載;人大復印報刊資料《青少年導刊》2015(12).
8.當代西方社會建構童年研究范式考察[J].教育學術月刊,2015(3)(核心).
9.教育現(xiàn)象學之反思[J].華東師范大學學報(教育科學版),2014(1)(CSSCI).
10.面向兒童生命整體的兒童教育——對兒童教育問題的現(xiàn)象學思考[J].安徽師范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,2013(11)(CSSCI).
11.捍衛(wèi)與解構:尼爾·波茲曼對現(xiàn)代童年觀念的矛盾立場及其分析[J].貴州師范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13(5).
12.兒童精神成長研究:意義、取向與多學科視野[J].華東師范大學學報(教育科學版),2012(1)(CSSCI).
13.盧梭對兒童生命之“自然”的認識[J].浙江師范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10(3).被《2012中國兒童文化研究報告》全文轉(zhuǎn)載.
14.預成論與生成論之爭:歷史溯源與教育啟示.學前教育研究,2009(12)(CSSCI).
15.對幼兒社會教育的思考[J].幼兒教育(教育科學版),2007(5)(核心).
16.幼兒園課程問題之文化分析.教育導刊(幼兒教育),2007(9)(核心).
17.人類學對兒童教育研究的意義.幼兒教育(教育科學版),2006(7-8)(核心).
18.兒童自然游戲群體:傳統(tǒng)的失落與當代的重建.學前教育研究,2004(11)(CSSCI).
19.性別因素與兒童教育.學前教育研究,2002(2)(CSSCI).
C.科研項目
1.2023-2026,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:“嬰幼兒音樂教育生態(tài)建構研究(2023SJZD051)”,主持人.
2.2010-2014,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綜合交叉項目:“兒童精神成長研究及其教育學意義 (2010SJBXLX001)”,主持人.
3.2010-2013,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:“兒童精神成長研究 (2010SJBXLX001)”,主持人.
教學經(jīng)歷
先后承擔《教育研究方法》《學前兒童藝術教育》《幼兒園課程》《幼兒園游戲》《兒童學概論》《學前教育專業(yè)入門指導》《中外教育名著導讀》及《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》等課程的教學工作。
社會兼職
1.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教育基礎理論專委會委員
2.江蘇省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指導專家